聪
- 汉字id: 911
- 单词: 聪
- 拼音: cong
- 拼音首字母: C
- 音调: cōnɡ
- 繁体: 聰
- 部首: 耳
- 关卡: 38
- 子关卡: 6
- 解释: 聪
(形声。从耳,总声。本义听力好)
同本义
聪,察也。--《说文》
听曰聪。--《书·洪范》
闻审谓之聪。--《管子·宙合》
耳彻为聪。--《庄子·外物》
尚寐无聪。--《诗·王风·兔爰》
又如聪耳(听觉灵敏的耳朵)
明察。指耳闻声音而心能辨别其是真假
耳不能两听而聪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聪察(擅长审辨);聪察轩昂(明察真伪,仪态不凡);聪听(明于听取;明于辨察)
聪明,有才智
听曰聪,聪者,能闻事而审其意也。--《春秋
聪 cōng
①听觉失~。
②听觉灵敏耳~目明。
【聪颖】聪明机灵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胳
- 汉字id: 912
- 单词: 胳
- 拼音: ge
- 拼音首字母: G
- 音调: ɡē
- 繁体: 胳
- 部首: 月
- 关卡: 38
- 子关卡: 6
- 解释: 胳
(形声。从骨,各声。本义禽兽之骨。引申为人或动物的骨骼”)
骨头
骼,禽兽之骨曰骼。--《说文》
骼,腰骨也。--《埤苍》
掩骼埋胔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死人的骨头,枯骨
胳
牲畜的后胫骨◇作骼”
胳肢
看我不胳肢你个小妮子!--俞林《人民在战斗》
胳
(形声。从肉,各声。本义腋下) 同本义
胳谓之腋。--《广雅》
胳,腋
胳(胕)gē
⒈
⒉
胳gé 1.牲畜的后胫骨。
胳gā 1.见"胳肢窝"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膊
- 汉字id: 913
- 单词: 膊
- 拼音: bo
- 拼音首字母: B
- 音调: bó
- 繁体: 膊
- 部首: 月
- 关卡: 39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膊
(形声。从肉,尃(醤??)声。本义肩臂) 同本义
膊bó
①肩膀;胳臂。亦泛指身体的上部。
②古量词。
③用同"脖"。
【膊子】膀子﹐胳膊。
膊pò
①谓分裂肢体而曝露之。
②泛指斩杀。
③切成块的肉。
【膊脯】干肉。
【膊魚】曝干的鱼。
【膊膊】
①形状成块。
② 象声词。
膊liè界域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甸
- 汉字id: 914
- 单词: 甸
- 拼音: dian
- 拼音首字母: D
- 音调: diàn
- 繁体: 甸
- 部首: 田
- 关卡: 39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甸
(会意。从田,包省声,田亦声。本义王田)
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,郊外称甸
甸,天子五百里地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甸,王田也。”
五百里甸服。--《书·禹贡》。注为天子服治田也。”
千里之内曰甸。--《礼制·王制》
甸服。--《周礼·夏官·职方式》。注甸,田也。治田入谷也。”
又如甸地;甸邑;甸服(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;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);甸畿(古代九畿之一。京畿方千里称国畿。其外方五百里,称侯畿;又其外方五百里称畿)
田野
潮平见楚甸,天际望维扬。--唐·刘希夷《江南曲》
甸 diàn郊外。
甸tián 1.通"田"﹑"畋"。打猎。 2.见"甸甸"。
甸shèng 1.古代征赋划分田里﹑区域的单位。 2.大车。
甸yìng 1.地名用字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晃
- 汉字id: 915
- 单词: 晃
- 拼音: huang
- 拼音首字母: H
- 音调: huànɡ
- 繁体: 晃
- 部首: 日
- 关卡: 39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晃〈形〉
(会意。从日,光亦声。本义明亮)
同本义
晃,明也。--《说文》
晃,暉也。--《广雅·释言》
天晃朗以弥高兮。--潘岳《秋兴赋》
或晃朗而拓落。--左思《魏都赋》
又如晃烂(明亮有光彩);晃然(明亮的样子);晃朗(晃晃,明亮的样子);晃昱(明亮;辉煌)
引申为美俊
却怎睃趁着你头上放毫光,打扮的特来晃。--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
晃 〈动〉
照耀
一闪而过。闪电般地出现或来回经过
闪耀,使失去清晰视觉,使人目眩
晃huàng摇动,摆动~动。~荡。摇~。柳枝~来~去。
晃huǎng
⒈照耀~眼(光芒闪耀,强烈刺激眼睛)。
⒉快速地闪过电光一~。一~就不见了。
⒊亮明~ ~的钢刀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荡
- 汉字id: 916
- 单词: 荡
- 拼音: dang
- 拼音首字母: D
- 音调: dànɡ
- 繁体: 蕩
- 部首: 艹
- 关卡: 39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荡
(会意。从皿,从汤,汤亦声。本义洗涤)
同本义
荡亡秦之毒螫。--班固《西都赋》
动;摇动;震动
此四六者不荡,胸中则正。--《庄子·庚桑楚》
天下不能荡也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以荡上心。--《吕氏春秋·季春纪》
以其休止不荡也。--《淮南子·说山》
从流漂荡,任意东西。--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
波心荡,冷月无声。--宋·姜夔《扬州慢》
又如;荡突(冲撞);荡心(摇荡心神);荡摇(动摇);荡荡悠悠(摇荡、飘流的样子)
清除
荡平塞表。--曹操《表论田畴功》
又如荡风
荡 dàng
①摇动;摆动动~、飘~。
②无事走来走去;闲~。
③清洗~涤。
④清除全部弄光;扫~。
⑤放纵;行为不检点放~。
⑥浅水湖芦苇~。
【荡涤】冲洗;清除。
【荡气回肠】见【回肠荡气】。
【荡然】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消失~无存。
【荡漾】(水波等)轻轻动微波~、春风~。
荡tàng 1.量词。
荡tāng 1.古水名。即今之汤水,在河南省汤阴县北境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叭
- 汉字id: 917
- 单词: 叭
- 拼音: ba
- 拼音首字母: B
- 音调: bā
- 繁体: 叭
- 部首: 口
- 关卡: 39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叭
将食物扒入口中
只三叭两咽,就是一碗。--《金瓶梅词话》
叼;含在口中
移开叭在口里的旱烟袋。--周立波《牛》
叭
形容开合声
1.将食物扒入口中。 2.喇嘛教徒口诵的"六字题目"(俗称"六字真言")之一。 3.叼;含在口中。 4.象声词。参见"叭哒"﹑"叭叭"。 5.见"喇叭"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玲
- 汉字id: 918
- 单词: 玲
- 拼音: ling
- 拼音首字母: L
- 音调: línɡ
- 繁体: 玲
- 部首: 王
- 关卡: 39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玲〈象,形〉
(形声。从玉,令声。玲玎玉石等相击的清脆声)
象声词。玉声
玲,玉声。--《说文》
玲珑,玉声也。--《埤苍》
和氏珑玲。--扬雄《甘泉赋》
又如玲玲;玲琅(玉声)
明亮或美好的样子
珊瑚幽茂而玲珑。--左思《吴都赋》。注明貌。”
又如玲珑
玲líng
⒈
⒉
①清脆的金玉声。
②细致精巧小巧~珑。
③灵活敏捷~珑活泼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狗
- 汉字id: 919
- 单词: 狗
- 拼音: gou
- 拼音首字母: G
- 音调: ɡǒu
- 繁体: 狗
- 部首: 犭
- 关卡: 39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狗
(形声。从犬,句声。本义犬。原指小犬◇为狗犬的通称)
同本义
狗,犬也。大者为犬,小者为狗。--《说文》
艮为狗。--《易·说卦传》
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。--《春秋·考异郵》。注狗,斗之精所生也。”
以狗御蛊。--《史记·秦本纪》
效犬者左牵之。--《礼记·曲礼上》。疏大者为犬,小者为狗。”
悍吏之来吾乡,…哗然而骇者,虽鸡狗不得宁焉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”的。--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
属于犬科(canidae)的一种食肉类哺乳动物(canis familiaris)
狗gǒu
⒈家畜之一,又叫"犬"。听觉、嗅觉都很灵敏,善于看守门户。有的经过训练可用来帮助打猎、牧羊、警探等猎~。牧羊~。
⒉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糟
- 汉字id: 920
- 单词: 糟
- 拼音: zao
- 拼音首字母: Z
- 音调: zāo
- 繁体: 糟
- 部首: 米
- 关卡: 39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糟
(形声。从米,曹声。从米,与制酒有关。本义古指未漉清的带滓的酒◇指酒渣)
同本义
糟,酒滓也。--《说文》
共后之致饮于宾客之礼醫酏糟。--《周礼·酒正》。注糟,醫酏之不醫者,醫者曰清。”
稻醴清糟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。注糟,醇也。”
邻有糠糟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梁肉之与糠糟。
何不餵其糟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糟鼻子(酒糟鼻;红鼻子);糟油(加入甜糟或酒糟调制的油。用来浇拌凉菜或做醮食用);糟魄(酒滓。同糟粕”);糟坛(饮酒聚会的地方。即酒坛”);糟头(酒鬼,
糟zāo
⒈酒渣~糠不饱。
⒉使用酒或酒渣腌制食物~鱼。~肉。
⒊坏,不可收拾~糕。这件事弄~了。
⒋烂,腐朽木材~了。
⒌
⒍
①损坏,浪费,不爱惜切莫~蹋粮食。
②蹂躏,侮辱被人~蹋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