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
- 汉字id: 461
- 单词: 京
- 拼音: jing
- 拼音首字母: J
- 音调: jīnɡ
- 繁体: 京
- 部首: 亠
- 关卡: 20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京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筑起的高丘形,上为耸起的尖端。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)
同本义
京,人所为绝京丘也。--《说文》
辨京陵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
筑重京。--《淮南子·览冥》
为京邱若山陵。--《吕氏春秋·禁塞》
乃觏于京。--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
于堑里筑京,皆高五六丈。--《三国志·公孙瓒传》
又如筑京(堆土为小山);京丘(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。即京观);京观(古代战争中,胜者为了炫耀武功,收集敌人尸首,封土而成的高冢);京冢(京观)。泛指高大的山丘
mourtian]
望楚与堂,景山
京jīng
⒈国都,首都~城。
⒉特指我国的首都北京~剧。~九(北京、九龙)铁路。
⒊大莫之与~(没有比他更大的)。
⒋数目字。〈古〉指一千万。另说十亿为兆,十兆为~。
⒌
①我国少数民族之一。
②越南的主要民族。
⒍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泪
- 汉字id: 462
- 单词: 泪
- 拼音: lei
- 拼音首字母: L
- 音调: lèi
- 繁体: 涙
- 部首: 氵
- 关卡: 20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泪
(形声。从水,戾声。简化字泪”是个从水”从目”的会意字。本义眼泪)
同本义
望其碑者莫不流涕,杜预因名为坠泪碑。--《晋书·羊祜传》
士皆垂泪涕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。--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却与小姑别,泪落连珠子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涕泪(先秦时期,涕”指眼泪,后来出现了泪”,表示眼泪,与涕”同义并用);泪波(泪水如波);泪泉(指眼泪);泪球(泪珠,泪滴);泪晶(泪珠)
引申指某些形似眼泪的东西
泪(渋)lèi
⒈眼泪,泪腺分泌出的液体热~。流~。
⒉像泪的东西蜡炬成灰~始干。
泪lì 1.疾貌。 2.见"凄泪"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洋
- 汉字id: 463
- 单词: 洋
- 拼音: yang
- 拼音首字母: Y
- 音调: yánɡ
- 繁体: 洋
- 部首: 氵
- 关卡: 20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洋
(形声。从水,羊声。本义古水名)
同本义
洋水
昆仓之丘…洋水出焉,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。--《山海经》
又名西乡河。在陕西省南部。源出西乡县星子山,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,东北流注于汉水
汉水又东,右会洋水。--《水经注》
旧指海之中心。亦泛指海域
旧称银币为洋钱,简称洋
洋
盛多、广大
洋,多也。--《尔雅》。注洋,溢也。”
洋yáng
①众多。
②广大;盛大。
③旧指海之中心。亦泛指海域。
④今指地球表面上广袤的水域,约占地球总面积的十分之七﹑海洋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九。分为四个部分。即太平洋﹑大西洋﹑印度洋﹑北冰洋。
⑤外国的;来自外国的。
⑥新奇,与众不同。
⑦指现代化的(区别于"土")。
⑧洋钱,银元。
⑨用同"烊"。熔化;溶化。
⑩用同"漾"。晃动。
⑾用同"漾"。抛掷。
⑿水名。又名西乡河。在陕西省南部。源出西乡县星子山,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,东北流注于汉水。参阅清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.陕西五.汉中府》。
洋yǎng "洋洋"﹑"洋然"。
洋xiáng
①通"翔"。引申指翼﹑侧。
②通"祥"。福,赐福。
③通"祥"。祥和。参见"洋飈"。
④古水名。即今山东省的弥河。参阅《说文.水部》"洋,水"段玉裁注。
⑤古州名。本为汉成固县,秦为汉中郡,北周为洋州,唐为洋州,均治今陕西省西乡县,明初改为洋县。参阅清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.陕西五.汉中府》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拥
- 汉字id: 464
- 单词: 拥
- 拼音: yong
- 拼音首字母: Y
- 音调: yōnɡ
- 繁体: 擁
- 部首: 扌
- 关卡: 20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拥
(形声。从手,雍声。本义抱)
同本义
闭门,聚众鸣鼓。众恐,拥柱而歌。--汉·刘向《列女传》
又如拥树(拥抱小孩;环抱树木);拥矢(古代行投壶礼时,卑者抱矢而投);拥社(抱持社主);拥持(拥抱);拥膝(抱膝)
簇拥
诸将所拥。--清·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
蜂拥而上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乡民蚁拥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又如前呼后拥;一群人拥着老教授走出来;拥攒(围拢);拥舍(厅堂边的小屋)
环抱
回首孤城,依约青山拥。--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
旗翻光复照神州,虎踞龙蟠拥石头。--柳
拥(擁)yōng
⒈抱,持~抱。~柱而歌。~ 火以入(持着火把进入)。
⒉围着~炉而坐。前呼后~。
⒊阻塞,聚到一起人多~挤。夹道都人~。
⒋持有~有。
⒌保卫,护卫~卫。
⒍赞成,忠诚爱戴,竭力支持~护。~戴。~军优属。~护社会主义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抱
- 汉字id: 465
- 单词: 抱
- 拼音: bao
- 拼音首字母: B
- 音调: bào
- 繁体: 抱
- 部首: 扌
- 关卡: 20
- 子关卡: 3
- 解释: 抱
(形声。从手,包声。本义用手臂围住)
同本义
公然抱茅入竹去。--唐·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遂相与一抱而别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犹抱薪救火。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又如抱石(怀石。指投水而死);抱嫁(苏州风俗。女子出嫁时由阿舅抱上花轿);抱冰(比喻刻苦自励)
捧着
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。--《韩非子·和氏》
又如抱璞(春秋楚人卞和发现一块玉璞,献给楚灰王、武王,两次都被认为是顽石,并刖去双足◇楚文王即位,卞和又抱璞哭于荆山之下,文王命人剖璞
抱 bào
①用手臂围住妈妈~着孩子。
②初次得到(儿子或孙子)恭喜你~孙子了。
③领养(孩子)~养。
④结合在一起~成团。
⑤心里存着(想法、意见)怀~远大理想。
⑥量词一~草。
⑦孵(卵成雏)鸡~窝。
【抱残守缺】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。形容思想守旧,不求改进。
【抱负】远大的志向有~。
【抱憾】心中存有遗憾。
【抱恨终天】悔恨一辈子。常指因亲人去世而一辈子都感到悲痛。
【抱愧】心里有愧。
【抱屈】因受委屈而心里不舒畅。
【抱头鼠窜】抱着脑袋像老鼠一样逃窜。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。
【抱薪救火】抱着柴草去灭火。比喻方法不对,虽然有心消灭祸害,反而使祸害扩大。薪柴禾。
【抱怨】因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;埋怨。
抱pāo 1.抛弃;抛掷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相
- 汉字id: 466
- 单词: 相
- 拼音: xiang
- 拼音首字母: X
- 音调: xiānɡ
- 繁体: 相
- 部首: 目
- 关卡: 20
- 子关卡: 3
- 解释: 相
交互;互相
故曰教学相长也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民至老死不相往来。--《老子·小国寡民》
生当复来归,死当长相思。--汉·苏武《留别妻》
当国者相见。--宋·文天祥《 后序》
与北骑相出没。
袁人相聚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父子相保。--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鸡犬相闻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更相庆。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里人相庆
青山相对。--唐·李白《望天门山》
水石相搏。--宋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两相思,两不知。--南朝宋·鲍照《代春日行》
又如相
相xiāng
⒈交互,互往来~关。~逢。~亲。~爱。互~关心。~反~成。
⒉〈表〉一方对另一方的行动~助。~信。~劝。~依为命。
⒊看~中。左~右看。
⒋
⒌
①没有遇到。
②违抗,不一致行为~左。
⒍
①互相对立,一方对另一方拔刀~对。
②比较的~对稳定。
③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,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,跟"绝对"呼应~对之中有绝对。
⒎
①两方面差不多技艺~当。
②合适,适宜正~当。用词~当。
③〈表〉一定程度~当恭敬。~当不错。
⒏
⒐
相xiàng
⒈容貌形~。怪~。高兴~。狼狈~。
⒉察看,仔细看~马。~机行事。
⒊辅助,也指辅助人,〈古〉特指高级官员辅~。丞~。首~。
⒋
⒌指具有相同成分和相同理化性质的均匀物质。各相之间可有明显的分界。如水蒸气是一个~;水、冰是两个~;水、冰、水蒸气是三个~。
⒍交流电路中,多相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三~交流发电机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扬
- 汉字id: 467
- 单词: 扬
- 拼音: yang
- 拼音首字母: Y
- 音调: yánɡ
- 繁体: 損
- 部首: 扌
- 关卡: 20
- 子关卡: 3
- 解释: 扬
(形声。从手,?
同本义
扬,飞举也。--《说文》
扬,举也。--《小尔雅》
杜篑洗而扬觯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
盥洗扬斛。--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
南扬弓。--《仪礼·乡射礼》
扬其波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扬鞭语曰。--明·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
大风扬积雪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扬帆去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又如扬楫(行船);扬袂(举袖);扬眉(举目);扬旌(高举军旗);扬麋(扬眉);扬觯(举起酒器);扬鞭(挥鞭);扬臂(振臂);扬徽(挥动军
扬(損、敭)yáng
⒈举起,高举~起。~鞭。~帆。
⒉称颂赞~。颂~。表~。
⒊振作士气不~。
⒋显示~兵耀武。
⒌容貌出众其貌不~。
⒍飘动,翻腾飞~。风~电激。
⒎播散,传播~场。~声。宣~。
⒏船慢行的样子舟遥遥以轻~(轻~轻轻飘荡)。
⒐
⒑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讲
- 汉字id: 468
- 单词: 讲
- 拼音: jiang
- 拼音首字母: J
- 音调: jiǎnɡ
- 繁体: 講
- 部首: 讠
- 关卡: 20
- 子关卡: 3
- 解释: 讲
(形声。从言,冓声。本义和解)
同本义
讲,和解也。--《说文》
而秦未与魏讲也。--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
与魏讲罢兵。--《史记·樗里子甘茂传》
以中情出,小曰閒,大曰讲。--《大载礼记·千乘》
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讲于三国,之兵乃退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
引兵而归,因使人索六城于赵而讲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又如讲息(和解息争);讲贡(讲和纳贡);讲款(讲和,议款);讲盟(订盟媾和)
讲习(共同讨论研习学问)
道士讲火经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讲中外之故。--清·梁
讲(講)jiǎng
⒈谈,说~普通话。~故事。
⒉解释,说明~解。~课。
⒊注重,顾到,谋求~清洁。~政策。~团结。
⒋商讨,商议~价。~条件。
⒌
①注重,探求~究整洁。~究效益。
②精致,美观这个实验室相当~究。
③一定的方法、道理或值得注意的翻译外国文学,在技巧上是大有~究的。
⒍
⒎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打
- 汉字id: 469
- 单词: 打
- 拼音: da
- 拼音首字母: D
- 音调: dǎ
- 繁体: 打
- 部首: 扌
- 关卡: 20
- 子关卡: 4
- 解释: 打
(形声。从手,丁声。本义击)
同本义
打,击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
身世浮沉雨打萍。--宋·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
又如用棍打狗;打拍(敲击);打火刀(用来敲打火石的刀形铁片)
殴打;斗殴。亦指武术表演或戏剧中的武打
攻打;进攻
射击
攻讦
发出
猜,猜谜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指
- 汉字id: 470
- 单词: 指
- 拼音: zhi
- 拼音首字母: Z
- 音调: zhǐ
- 繁体: 指
- 部首: 扌
- 关卡: 20
- 子关卡: 4
- 解释: 指
手指。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
指,手指也。--《说文》
骈拇枝指。--《庄子·骈拇》
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,指其顶者愈众。--《荀子·儒效》
指如削葱根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两鬓苍苍十指黑。--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以指叩门。--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虽人有百手,手有百指,不能指其一端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又如指下(手指按下,比喻诊脉看病);伸手不见五指;屈指可数;指甲,指爪(指纹痕迹,手指尖端,指端背面扁平的表皮角质层);指尺(古时以中指的中节为一寸);指掌(手指和手掌
);指
指zhǐ
⒈手指(脚趾也可写作"脚指")拇~。食~。~不胜屈(形容数量很多)。
⒉用杆状东西的尖端对着,向一定的目标前进~着。~向。用手一~。直~匪巢。
⒊引导,点明,告知~引。~导。~正。~路明灯。~出他的缺点。
⒋责备,谴责~责(严厉责备)♂眉冷对千夫~。
⒌仰仗,依仗~望。~靠。
⒍直立,竖起令人发~。
⒎意思,意图,也作"旨"~意。话有所~。
⒏一个指头的宽度叫一指这本书三~厚。
⒐
⒑
①指给人看。
②上级对下级指明办事的原则和方法等。
③上级对下级具有指令性的话或文字。
⒒
⒓
①数学上表示一个数自乘的次数,写在数的右上角。如7自乘4次,写作,4是指数。
②统计中反映各个时期某一社会现象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。指某一社会现象的报告时期数值对基期数值之比物价~数。
③说明地区差异或计划完成情况的比数。
⒔
⒕
①发令,调度~挥工作。
②负责发令调度的人工程总~挥。
⒖
①指导点明。
②评论,议论~点江山。
⒗
⒘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