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
- 汉字id: 1202
- 单词: 软
- 拼音: ruan
- 拼音首字母: R
- 音调: ruǎn
- 繁体: 軟
- 部首: 车
- 关卡: 51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软
(形声。从车,欠声。本义柔软)
同本义。质地不硬,与硬”相对。也作輭”
軟,柔也。--《玉篇》
軟,俗輭字。--《广韵》
輭,柔也。--《广韵》
步步金阶上软舆。--唐·王建《宫词》
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软壁(可折叠的屏风);软片(指裱好的书画);软柔柔(非常柔软);软设设(软软的);软性(轻柔的事物。与硬性相对);绵软(柔软;又形容身体无力);松软(松散绵软);软甲(软战。用非金属制作的软质战衣)
柔和;温和
文辞婉软。--柳宗元《乞巧文》
又如软咍咍(软绵绵
软(輭)ruǎn
⒈柔,跟"硬"相对柔~。~木。
⒉柔和,温和~言。~风。
⒊懦弱~弱。欺~怕硬。
⒋容易被感动或动摇心~。耳朵~。~骨头。
⒌使用温柔的手段~求。~缠。~磨。
⒍能力弱,质量差功夫~。~挡货。
⒎没有气力手~无劲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刮
- 汉字id: 1203
- 单词: 刮
- 拼音: gua
- 拼音首字母: G
- 音调: ɡuā
- 繁体: 刮
- 部首: 刂
- 关卡: 51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刮〈动〉
(形声。小篆作字形,从刀。本义削,用刃平削物体,或把物体表面的某些东西去掉)
同本义
刮,掊杷也。--《说文》
刮,减也。--《广雅》
刮楹达乡。--《礼记·明堂位》。注刮,刮摩也。”
刮摩之工。--《考工记》
采椽不刮,茅茨不剪。--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
医曰矢镞有毒,毒入骨,当破臂作创,刮骨去毒,然后此患乃除耳。--《三国志·关羽传》
又如刮毒(刻毒,狠毒);刮子(耳光);刮刷(刮除干净);刮垢磨光;刮楹(刮削摩擦过的柱子);刮锅子;刮磨(磨练);刮摩(琢磨器物,使之光平);刮火柴;以瓦片刮疥
扫拂;刷抹
刮guā
⒈使用刀子等去掉物体表面的东西~毛。~铁锈。〈喻〉掠夺,搜取搜~民财。贪官~地皮。
⒉擦,摩~目相看(用新眼光看待)。
⒊涂抹~灰浆。
⒋吹~风。
⒌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矛
- 汉字id: 1204
- 单词: 矛
- 拼音: mao
- 拼音首字母: M
- 音调: máo
- 繁体: 矛
- 部首: 矛
- 关卡: 51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矛
(象形。金文字形,是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进攻性武器。本义长矛) 同本义
矛,酋矛也。建于兵车,长二丈,象形。--《说文》。按,矛者,刺兵也,其饰县毛羽,兵车左人持弓,右人持矛,中人御。又有夷矛者,长二丈四尺,兵车所不建,不常用。
二矛重英。--《诗·郑风·清人》
二矛重乔。
脩我戈矛。--《诗·秦风·无衣》
进矛戟者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操戈执矛。--《周书·王会》
矛若林立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又如矛戈(矛与戈。攻击;指责);矛弧(矛与弓。泛指凶器);矛子(梭镖。装有长柄的双刃单尖刀);矛
矛máo
⒈〈古〉兵器。有长柄,顶端装金属枪头。
⒉
①〈古〉两种兵器。矛用于进攻敌人,盾用于保护自己。
②思想或言行前后抵触,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。
③哲学名词。即对立统一。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盾
- 汉字id: 1205
- 单词: 盾
- 拼音: dun
- 拼音首字母: D
- 音调: dùn
- 繁体: 盾
- 部首: 目
- 关卡: 51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盾
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上面象盾形,下面是目”,表示以盾蔽目(身体)。本义盾牌)
同本义
掌五兵五盾。--《周礼·司兵》。注干橹之属。司戈盾、及舍设藩盾。”
又如盾威(指军心士气);盾矛(矛盾);盾橹(古代防护兵器);盾鼻(盾牌的把手);盾墨(盾鼻上磨墨)
盾形的物品
盾牌
比喻推托的借口
盾 dùn
①古代作战时挡御刀箭的防身武器。
②盾形的东西金~。
④荷兰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本位货币。
盾yǔn 1.见"中盾"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集
- 汉字id: 1206
- 单词: 集
- 拼音: ji
- 拼音首字母: J
- 音调: jí
- 繁体: 集
- 部首: 隹
- 关卡: 51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集
同本义
集,群鸟在木上也。--《说文》
集,会也。--《尔雅》
集于苞栩。--《诗·唐风·鸨羽》
黄鸟于飞,集于灌木。--《诗·周南·葛覃》
又如集隼(栖息的隼鸟);集凤(凤停于树)
引申为停留
人皆集于苑,己独集于枯。--《国语》
齐集有其一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沙鸥翔集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旋见鸡伸颈摆扑;临视,则虫集冠上,力可不释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集合;聚集;收集
人皆集于苑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今乘诸军未集,宜速击之。--《资治通鉴》
皆
集jí
⒈聚,合,会合,总合~中。~聚。~会。~合。聚~。~腋成裘。
⒉多篇著作汇编成的书短篇小说选~。诗歌~。民间故事~。
⒊较长的书或影片的一部分上~。第八~。
⒋定期交易的市场~市。去赶~。
⒌群鸟停在树上~苑~枯。黄鸟于飞,~于灌木。〈引〉停留~止。
⒍完成,成功大业将~。今日之事幸而~(幸侥幸)。
⒎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持
- 汉字id: 1207
- 单词: 持
- 拼音: chi
- 拼音首字母: C
- 音调: chí
- 繁体: 持
- 部首: 扌
- 关卡: 51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持
(形声。从手,寺声。本义拿着)
同本义
持,握也。--《说文》
持弓矢审固。--《礼记·射义》
有持盈。--《国语·越语》
客持头往见楚王,王大喜。--晋·干宝《干将莫邪》
秦王谓轲曰起,取武阳所持图。”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又如持仗(手持武器);持斧操斤(拿着斧头);持笔;持戟
引申为掌握;控制
悖乱不可以持国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 今》
夫仁义辩智,非所以持国也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又如主持(负责掌握或处理);持事(管理事务);持权(掌权)
保守,保持
持久者知止足也。--《后
持 chí
①拿着;握着~枪。
②保持住~久。
③掌管;料理主~、~家。
②对抗相~不下。
【持家】料理家务~有方。
【持久战】持续时间较长的作战。通常是在一方较强大并企图速战速决的条件下,另一方采取逐步削弱敌人、最后战胜敌人的战略方针而形成的。
【持平】
①公正;没有偏向。
②指某一时期的数额同所相比时期的数额没有增加或减少,大致相等。
【持球】
①排球比赛规则。球在运动员腰部以上任何部位停留时间较长,或捞球、捧球等,皆为持球。
②手球运动技术名词。是射门和传球的准备。包括单手持球和双手持球。
【持续】连续不断最近以来、高温。
【持续音】〈音〉指上方声部的进行脱离了低音的和弦结构,低音部采用延长音或重复音的手法来持续主音或属音。上方声部的进行一般都要还原到与低音相吻和的和弦来结束
。持续音用于多声部音乐,有主音持续音、属音持续音与二重持续音等。
【持斋】宗教信仰者遵守不吃荤或其它某种食物的戒律。
【持之以恒】长期坚持下去。
【持之有故】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根据。
【持重】举动谨慎稳重老成~。
持chí
⒈拿着,撑住,支撑~笔。~刀。支~。扶~。
⒉掌握,经管~政。主~。勤俭~家。
⒊遵守不变~久。~续。坚~。保~。独~己见。~之以恒。
⒋对抗,各不相让相~不下。各~己见。
⒌控制,挟制劫~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般
- 汉字id: 1208
- 单词: 般
- 拼音: ban
- 拼音首字母: B
- 音调: bān
- 繁体: 般
- 部首: 舟
- 关卡: 51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般
种,类
草木知春不久归,百般红紫斗芳菲。--唐·韩愈《晚春》
又如这般东西;百般劝解;般般(种种;样样;件件)
般
通搬”。搬运
般,运也。--《玉篇》
自行般运出卖以办岁计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般运(搬担。搬运);般剥(搬运,驳运)
通班”。布,颁布
灵之来,神哉沛,先以雨,般裔裔。--《汉书·礼乐志》
用同搬”
般
通斑”。斑纹
马黑脊而般臂蝼
般 bān
①种;样百~刁难。
②同'搬'。又见pán。
般bō 1.梵语音译字。参见"般若"﹑"般若汤"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架
- 汉字id: 1209
- 单词: 架
- 拼音: jia
- 拼音首字母: J
- 音调: jià
- 繁体: 架
- 部首: 木
- 关卡: 51
- 子关卡: 3
- 解释: 架
(形声。从木,加声。本义棚架)
同本义
葡萄,蔓延性缘,不能自举,作架以承之。--《齐民要术·种桃》
搁置或支持东西的用具
借书满架。--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又如十字架;三脚架;架桩(原指吃完鸡鸭剩的骨架,江湖暗语指人的尸体);架阁(官署中用以保存公文案卷的木架;借指耽搁,放在一旁不管)
框架
架
建造;搭设;支撑
架梁
架jià
⒈用做支撑或存放物件的东西书~子。葡萄~儿。房屋~子。豆棚瓜~。
⒉支起,搭起~索桥。~帐篷。
⒊搀扶~着病人走。
⒋殴打,争吵打~。吵~。
⒌
⒍
⒎量词三~录像机。今天看到飞机出现两次,第一次十五~,第二次三十五~,共五十~次。
⒏
⒐
⒑
①没有基础或没有根据~空立论。
②剥夺权力他虽有职位,但已被~空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龟
- 汉字id: 1210
- 单词: 龟
- 拼音: gui
- 拼音首字母: G
- 音调: ɡuī
- 繁体: 龜
- 部首: 龟
- 关卡: 51
- 子关卡: 3
- 解释: 龟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头象它(蛇)头,左象足,右象甲壳,下面象尾。本义乌龟)
即金龟,亦称乌龟
黑色,雌体呈棕色,腹面略带黄色,均有暗褐色斑纹,四肢较扁平,有爪,指、趾间具全蹼,产于中国、朝鲜和日本,其腹甲可入药
文体有六篆,巧妙入神,或象龟文,或比龙鳞。--汉·蔡邕《篆势》
又如龟文(龟背所现的纹理);龟王(指龟类中的王者);龟龙(古人以龟、龙、麟、凤合称四灵);龟蛇(龟和蛇)
龟甲
龟(龜)jūn
⒈同"皲"~裂。
⒉见jūn;qiū。
龟(龜)guī
⒈爬行动物。腹部及背部都有硬甲,通常头尾和脚能缩入甲中。种类很多,如乌~、棱皮~。玳瑁等。乌龟甲叫"龟板",可供药用。
⒉〈古〉使用龟甲占卜(迷信)~卜。
⒊
⒋
⒌见jūn㈡、qiū㈡。
龟(龜)qiū
⒈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攻
- 汉字id: 1211
- 单词: 攻
- 拼音: gong
- 拼音首字母: G
- 音调: ɡōnɡ
- 繁体: 攻
- 部首: 攵
- 关卡: 51
- 子关卡: 3
- 解释: 攻
(形声。从攴,工声。本义进攻,攻打)
同本义(与守”相对)
攻,击也。--《说文》
攻灵公于桃园。--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
宽则两军相攻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
以此攻城,何城不克?--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
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,成,将以攻宋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其次伐兵,下政攻城,攻城之法为不得已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子曰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”--《论语·先进》
又如攻车(古代的一种兵车。用于进攻);攻钞(攻打劫掠);攻围(攻敌
攻gōng
⒈进击,打击,跟"守"相对~击。进~。反~。~城略地(略掠夺)。~其不备。
⒉深入钻研、学习~书莫畏难。~读博士。专~医学。
⒊批评,指责~人之短。群起而~之。
⒋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