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
- 汉字id: 1171
- 单词: 案
- 拼音: an
- 拼音首字母: A
- 音调: àn
- 繁体: 案
- 部首: 木
- 关卡: 49
- 子关卡: 5
- 解释: 案〈名〉
(形声。从木,安声。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)
同本义
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。--《史记·田叔列传》
妻为具食,不敢于鸿前仰视,举案齐眉。--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
对案不能食,拔剑击柱长叹息。--南朝宋·鲍照《拟行路难》
又如捧案;案杯(案酒)
无靠背的坐具
师田,则张幕设案。(师田出师或田猎。)--《周礼·天官》
长方形的桌子
案,几属。--《说文》
权拔刀斫前奏案。--《三国志·周瑜传》
庑下一人伏案卧。--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案àn
⒈长方形的桌子书~。拍~叫绝。
⒉记事的或儲存备查的文件有~可查。档~。
⒊提出计划、办法,提供讨论研究的文件等提~。议~。草~。方~。
⒋事件惨~。
⒌涉及法律的事件法~。办~。破~。冤~。
⒍搁物品的板架~板。肉~。
⒎〈古〉用于端饭的木盘。
⒏同按”。
⒋"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爪
- 汉字id: 1172
- 单词: 爪
- 拼音: zhua
- 拼音首字母: Z
- 音调: zhǎo
- 繁体: 爪
- 部首: 爪
- 关卡: 49
- 子关卡: 5
- 解释: 爪 zhao
(象形。按甲骨文和小篆字形,又”是手,两点表手爪甲形。本义人的指甲、趾甲)
同本义
爪,人之指叉或亦通作爪。--《六书故》
又如爪甲(指或趾前的角质硬壳);爪翦(修剪手指甲或脚趾甲)
鸟兽的脚趾
蚓无爪牙之利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虫已在爪下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鳞爪飞扬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又如虎爪;猫爪;前爪;张牙舞爪;鹰爪;爪嘴(鸟类的爪和嘴);爪吻(鸷禽猛兽的爪和嘴。喻帮凶)
像爪的东西
抓,搔
爪zhǎo
⒈指甲或趾甲手~。脚~。又指鸟兽的脚趾鸡~。猫~。
爪zhuǎ
⒈禽兽的脚(多用于有尖甲的)鸡~。鹰~子。猫~儿。又指像爪的东西这是三个~儿的锅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贵
- 汉字id: 1173
- 单词: 贵
- 拼音: gui
- 拼音首字母: G
- 音调: ɡuì
- 繁体: 賔
- 部首: 贝
- 关卡: 49
- 子关卡: 6
- 解释: 贵
(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贝,臾声。从贝”,表示与钱物有关。本义物价高,与贱”相对)
同本义
贵,物不贱也。--《说文》
贵货而贱土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不贵难得之货。--《老子》
国之诸市,屦贱踊贵。--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
遂白令边郡皆筑仓,以谷贱时增其贾(价)而籴,以利农,谷贵时减贾而粜,名曰常平仓。--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
又如春雨贵如油;昂贵(价格很高);贵腾(价格暴涨);贵踊(物价上涨);贵贾(高价)
社会地位高
贵,尊也。贵贱以物喻。犹尊卑以器喻。--《广雅》
一曰爵以
贵guì
⒈价钱高,跟"贱"相对米~。油~。〈引〉珍贵,宝贵最~者,人才也。
⒉地位高或权势大,也指这类的人或集团显~。权~。达官~族。
⒊重视,崇尚兵~神速。不~义,而~法。
⒋敬词~姓?~宾。~公司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断
- 汉字id: 1174
- 单词: 断
- 拼音: duan
- 拼音首字母: D
- 音调: duàn
- 繁体: 斷
- 部首: 斤
- 关卡: 49
- 子关卡: 6
- 解释: 断
(会意。本义截断,截开)
同本义
断,截也。--《说文》
断木为杵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三日断五匹,大人故嫌迟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。--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
是断手而续以玉也,故世有易身之患。--《韩非子·用人》
又如断梗(断枝。比喻飘泊无定;指微贱的东西);断金(同心协力,坚固难移);断袖(旧时指男宠;比喻友情深厚);断颡(断头;砍头);断袖之宠(男宠);断头话(决绝的话);断裳(截
断裳衣)
断开;断绝
断者架木通之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切肉肉断而发
断 duàn
①长形东西从中截开折~、线~了。
②断绝~水、关系~了。
③戒除(烟酒)~烟。
④判断;决断诊~、当机立~。
⑤绝对~无此理。
【断编残简】见【残篇断简】。
【断层】岩层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一种断裂构造。根据断层两侧相对移动的性质可分为正断层、逆断层、平移断层等。
【断层面】两部分岩块作相对移动的断裂面。
【断层山】地壳断裂运动形成的块状山体。可分为地垒式断层山和掀斜式断层山。前者山坡为断层崖,后者山形不对称,断裂上升一侧为断层崖,另一侧为平缓山坡。又称断块
山。
【断层崖】〈地〉断层的上升盘突露地表而形成的悬崖。是由于断层线两边岩石受差别侵蚀形成的。断层崖因受垂直于断层面的流水侵蚀而形成v形谷。
【断肠】形容极度思念、悲痛或忧伤。
【断炊】没柴没米不能做饭。形容极为穷困。
【断断】绝对(多用于否定)~不能。
【断简残编】见【残篇断简】。
【断简残篇】见【残篇断简】。
【断交】绝交。常用于国际关系中。
【断句】古书没有标点符号,诵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,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。这里的'句'与现代的'句'不尽相同。
【断裂生殖】某些生物身体断裂后,每段均能生活,生长成新的个体,称为断裂生殖。
【断路】〈理〉电路断开,电流不能通过电路形成回路。断路时,电阻变成无限大,电流为零,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。
【断然】
①坚决的;果断的~措施。
②绝对~不能。
【断头台】设于闹市街心,专用以斩杀犯人的平台。有机器铡刀斩杀和人工斩杀两种。常见于近代西欧各国,以英、法为多◇被废除。
【断弦】死了妻子。
【断线风筝】比喻一去就不再回来的人或物。
【断陷盆地】断块陷落形成的盆地。四周山地常常是高峻陡峭的断层陡崖,盆地底部多为冲积、湖积和洪积平原。如云南昆明的滇池。又称地堑盆地。
【断音】见【顿音】。
【断语】结论。
【断垣残壁】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。
【断章取义】不顾别人文章或谈话的整体内容和精神,只孤立地截取其中个别的句段并按自己的意思加以发挥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楚
- 汉字id: 1175
- 单词: 楚
- 拼音: chu
- 拼音首字母: C
- 音调: chǔ
- 繁体: 楚
- 部首: 木
- 关卡: 49
- 子关卡: 6
- 解释: 楚〈名〉
(形声。从林,疋声。本义灌木名。又名荆,牡荆)
同本义
楚,丛木也。一名荆。--《说文》
言刈其楚。--《诗·周南·汉广》
不流束楚。--《诗·王风·扬之水》
夏楚二物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楚扑长如筩。--《仪礼·乡射礼》
民无箠楚之忧。--《汉书·汉延寿传》
又如楚棘(荆棘);楚焞(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。以荆木制成);楚藿(用荆条做的捕鱼笼);楚楚(丛生的样子;鲜明的样子);楚木(丛生之木);楚林(丛林)
周朝时国名
楚 chǔ
①痛苦苦~。
②周朝国名。
③五代时十国之一。
④指湖北和湖南。特指湖北。
⑤姓。
【楚才晋用】楚国的人才被晋国使用。比喻人才外流。
【楚辞】
①西汉刘向汇集的战国楚人屈原、宋玉等的辞赋总集。
②战国时楚国辞赋的统称,主要指屈原的作品。
【楚弓楚得】指虽然丢了东西,但得到者却仍是自己的人。比喻权利不外移。
【楚汉战争】刘邦战胜以项羽为首的西楚势力、重新统一中国的战争。前年,秦亡。项羽自封西楚霸王。刘邦联合反项羽的地方势力,与项羽争霸于荥阳、成皋(今河南荥阳)
一带。前206年刘邦围攻项羽,项羽败退至乌江(今安徽和县东北),自杀身亡。刘邦统一中国,建立汉朝。
【楚囚对泣】原指封建士大夫在国破家亡的境况下,毫无办法,只能相对流泪◇用来形容颓丧悲观,振作不起来。
【楚庄王】(-前591)春秋时期国君。芈姓,名旅(又作吕、侣)。前613-前591年在位。曾整顿内政、兴修水利,用兵屡胜,国势大张,成为代晋而起的霸主。
楚chǔ
⒈荆,也叫"牡荆"。落叶灌木。花小淡紫色。鲜叶及果实可供药用。枝干坚韧,可供编织。
⒉打人的荆条。〈引〉打。
⒊清晰,整洁清~。
⒋痛苦痛~。苦~。酸~。
⒌周代诸侯国名。战国时期七雄之一。原先在今湖北、湖南,后来扩展到河南南部及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四川等省。
⒍
①茂盛的样子。
②鲜明、华美的样子衣冠~ ~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孤
- 汉字id: 1176
- 单词: 孤
- 拼音: gu
- 拼音首字母: G
- 音调: ɡū
- 繁体: 孤
- 部首: 子
- 关卡: 49
- 子关卡: 6
- 解释: 孤〈名〉
(形声。从子,瓜声。本义幼年丧父,即孤儿)
同本义
孤,无父也。--《说文》
如孤子。--《礼记·深衣》。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。”
司民协孤终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少伶俜而偏孤兮。--潘岳《寡妇赋》
老而无子曰独,幼儿无父曰孤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救灾患,宥孤寡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
备答曰刘荆州临亡,讬我以遗孤,背信自济,吾所不为,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?--孔衍《汉魏春秋》
又如孤驹(无母的小马);孤遗(无父母的子女);孤雏(失去母鸟的幼鸟)。又如孤疾(孤儿和残疾人);六尺之孤(没有父亲的未
孤gū
⒈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~儿寡母。~苦伶仃。
⒉单独~独。~单。~掌难鸣。~军奋战。
⒊〈古〉君王的自称~王。
⒋通"gud辜
⒉"~负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帆
- 汉字id: 1177
- 单词: 帆
- 拼音: fan
- 拼音首字母: F
- 音调: fān
- 繁体: 帆
- 部首: 巾
- 关卡: 50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帆
张帆行驶
不枉故人书,无因帆江水。--韩愈《除官赴阙》
帆 〈名〉
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
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--李白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
又如扬帆;帆力(帆受风时的推动力);帆势(帆篷张挂之势);帆楫(船帆和桨)
靠帆推进的船舶
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日边来。--唐·李白《望天门山》
又如帆舶(船舶);帆海(船行于海)
帆(颿) fān
⒈挂在船桅上,借助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~船。张~行船。
⒉
【帆布】用棉、麻等织成的质地牢固的粗布,可做船帆、帐篷、衣服、鞋等。
帆fàn 1.指旗﹑帆等物受风吹拂。 2.指船张帆航行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蓝
- 汉字id: 1178
- 单词: 蓝
- 拼音: lan
- 拼音首字母: L
- 音调: lán
- 繁体: 藍
- 部首: 艹
- 关卡: 50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蓝
(形声。从苃,监声。本义蓼蓝)
同本义
蓝,染青草也。--《说文》
终朝采蓝。--《诗·小雅·采绿
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春来江水绿如蓝。--唐·白居易《忆江南》
又如木蓝、菘蓝、马蓝等
佛寺。梵语伽蓝的简称
宝刹名蓝之外,又家供养佛堂。--清·阮元《小沧浪笔谈》
姓
蓝
颜色的一种。像晴天天空的颜色
秋鴘窃蓝。--《尔雅·
蓝(藍)lán
⒈蓝色,像晴空那样的颜色~天。天~色。
⒉蓼蓝,一年生草本。叶子提制的靛青,可做染料,染出的颜色就是青青出于~,而胜于~。
⒊[蓝本]著作所依据的原本。
⒋[蓝图]一种复制图。〈喻〉建设的计划。
蓝lan 1.苤蓝。甘蓝的一种。是普通蔬菜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懒
- 汉字id: 1179
- 单词: 懒
- 拼音: lan
- 拼音首字母: L
- 音调: lǎn
- 繁体: 懶
- 部首: 忄
- 关卡: 50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懒
(形声。从心,赖声。本义懒惰)
同本义
懒,懈也。怠也。一曰卧也。--《说文》。字亦作懒。
吾少懒学问,晚成人。--《宋书·范晔传》
又如懒待(没有精神和兴致);懒怠(懒于做某种事);懒得(不想,不情愿);懒残和尚煨芋(唐衡狱寺和尚明瓒禅师,性子懒惰,常吃别人剩食,因号懒残。李泌在寺里夜读访他时,他
正在牛粪中煨芋,并送半个芋头给李,叫他小心不要多讲话,去做十年宰相◇果如其言)
疲惫
懒(嬾)lǎn
⒈怠惰,不肯用劲做~惰。~人∶吃~做。[懒得]不愿意,厌烦~得出门。~得再说。
⒉疲乏全身发~。
懒lài 1.嫌恶。参见"懒学"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披
- 汉字id: 1180
- 单词: 披
- 拼音: pi
- 拼音首字母: P
- 音调: pī
- 繁体: 披
- 部首: 扌
- 关卡: 50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披〈名〉
(形声。从手,皮声。本义引柩帛) 古夹具。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
披,从旁持曰披。--《说文》
设披周也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。注披,柩行夹引棺者。”
执披。--《周礼·司士》。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,有纽以结之,谓之戴。”
执披者旁四人。--《仪礼·士丧礼》
设披。--《仪礼·既夕礼》
披 〈动〉
分开;裂开
而披其地。--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。注犹分也。”
又披其邑。--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。注析也。”
不折必披。--《史记·魏其安侯传》。正义分析也。”
柳条
披pī
⒈穿,覆盖在肩背上~衣。~红。~星戴月(形容早出晚归或连夜奔走或在野外辛勤劳动)。
⒉翻阅,揭开~卷。~露。~肝沥胆(〈喻〉非常忠诚)。
⒊分开,劈开~沙拣金(〈喻〉细心挑拣,去粗取精)。~荆斩棘(〈喻〉创业艰辛)。
⒋裂开木头~了。竹棍~了。
⒌
⒍
①显示,揭露。
②发表,公布~露新闻。
披bì 1.古丧具。用帛做成,系于柩车两侧,备牵挽之用,以防倾覆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