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
- 汉字id: 551
- 单词: 拿
- 拼音: na
- 拼音首字母: N
- 音调: ná
- 繁体: 拿
- 部首: 手
- 关卡: 23
- 子关卡: 6
- 解释: 拿
(会意。手合起来,表示握持,字本作挐”。从手。奴声。本义握持)
同本义
手里拿串拍板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从架上拿书;用钳子拿钉子;他拿起帽子和大衣走了;别拿我的东西
捉拿
差人拿不将他来;差人都合他是一个人,谁肯拿他?--《醒世姻缘传》
又如缉拿(搜查捉拿);拿不将(拿不了);拿究(捉拿查究);拿捕(捉拿;逮捕);拿访(捉拿查访);拿送(逮捕解送);拿解(逮捕解送)
矜持;摆
刁难
拿(拏)ná
⒈握,用手取~菜刀。~铅笔。~茶来。
⒉掌握,把握~稳。~准。
⒊捉,逮捕捉~。缉~犯人。猫~老鼠。
⒋强力夺取~下敌人的碉堡。
⒌挟制这种事~不住人。
⒍用,把~尺量布。~钱买货。别~我开心。
⒎侵蚀,侵害这衣服让药水~烂了。
⒏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坏
- 汉字id: 552
- 单词: 坏
- 拼音: huai
- 拼音首字母: H
- 音调: huài
- 繁体: 壞
- 部首: 土
- 关卡: 23
- 子关卡: 6
- 解释: 坏
(形声。从土,褱声。古代建筑物主要以土建造,故从土”。本义倒塌(指建筑物遭到破坏)。按古代坏”与壞”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。坏”,,是个从土、不声的形
声字,指未烧过的砖瓦、陶器”。现在壞”简化为坏”)
同本义
坏,败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当训毁也。
坏,毁也。--《尔雅·释诂》
坠坏城郭。--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。正义坼也,自颓曰坏。”
大室之屋坏。--《左传·文公十三年》
恭公坏孔子宅以为宫。--《论衡·佚文》
天雨墙坏。--《韩非子·说难》
而坏都舍。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
坏(壞)huài
⒈不好,恶劣,跟"好"相对~主意。~东西。勇于跟~人~事作斗争。
⒉损伤,被毁碗摔~了。破~严重。
⒊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〈表〉程度深累~了。乐~了。
⒋〈古〉同"坯"。
坏huì 1.见"坏木"。
坏pī 1.土丘;只有一个山包的山丘。 2.同"坯"。 3.抔。犹捧,掬。言其少。
坏péi 1.同"阫"。屋的后墙。 2.通"培"。用泥土封塞空隙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松
- 汉字id: 553
- 单词: 松
- 拼音: song
- 拼音首字母: S
- 音调: sōnɡ
- 繁体: 鬆
- 部首: 木
- 关卡: 24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松
(形声。从木,公声。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) 同本义
松,松木也。--《说文》
山有乔松。--《诗·郑风·山有扶苏》
如松茂矣。--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
出户望南山,松生石上,剑在其背。--《搜神记·干将莫邪》
一般为常绿乔木,很少为灌木,树皮多为鳞片状,叶子针形,花单性,雌雄同株,结球果,卵圆形或圆锥形,有木质的鳞片,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。又如松塔;松涛;松针;松脂;松亭(旁
边有松树的亭子);松活(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、鹤、鹿、亭等形状,作为冥器,叫做松活);松肪(松脂);松扇(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);松钗(松树的枝叶);
松(
⒈至
⒋鬆)sōng
⒈稀散,跟"紧"相对~脆。捆~了。
⒉宽,不紧张~弛。~劲。~ ~垮垮。
⒊放开,弄散~手。~土。~绑。
⒋用鱼、鸡、瘦肉等制成形状似绒毛或碎末的食品鱼~。鸡肉~。牛肉~。
⒌松树,一般为常绿乔木,叶子针形。种类很多。木材用途广泛。树脂可提松香和松节油。种子可以榨油和食用。
松cóng 1.依从,随从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扎
- 汉字id: 554
- 单词: 扎
- 拼音: zha
- 拼音首字母: Z
- 音调: zhā
- 繁体: 紥
- 部首: 扌
- 关卡: 24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扎 za
捆绑;缠束;拴;系
抄扎家私,分俵众军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扎抹(缠绑;收拾);扎爪(拴绑;缠绑);扎一根红头绳;扎花环;扎包(捆在腰间的长布);扎缚(捆扎;包扎);扎脚(缠足);扎把(成捆的草把)
编
挽上,卷起来
趁人之危,勒索财物
捉
准备
扎(紥、紮)zā
⒈缠束,捆(儿),把(儿)~起来。一~毛线。
扎zhā
⒈刺~银针。~花儿(刺绣)。
⒉驻驻~。安营~寨。"劄"另见札(劄)。
⒊钻~猛子(游泳时头向下钻入水里)。
⒋
⒌
⒍
扎zhá
扎zhǎ 1.用同"眨"。 2.量词。张开的拇指和中指或食指间的距离。 3.指量度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抓
- 汉字id: 555
- 单词: 抓
- 拼音: zhua
- 拼音首字母: Z
- 音调: zhuā
- 繁体: 抓
- 部首: 扌
- 关卡: 24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抓
(形声。从手,爪声。本义搔)
同本义
杜诗韩集愁来读,似倩麻姑痒处抓。--唐·杜牧《读韩杜集》
又如抓挠(用指甲或轻或重地抓搔);抓心(形容心里焦急得难受)
用手或爪取物
夫十围之木,始生而蘖,足可搔而绝,手可擢而抓。--《文选·枚乘·上书谏吴王》
又如抓子儿(手中抓物让人猜的一种游戏);抓挠(抓取,取得);想抓救命稻草
扎缚
下面青白间道行缠,抓着裤子口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抓角儿(头顶两旁梳扎的髻);抓髻(把发辫盘扎在头上的发式);抓扎(
抓zhuā
⒈搔,挠~痒。~耳。
⒉使用手或爪拿取~把玉米。鹰~兔。
⒊捕捉,捉拿~强盗。~犯人。~小偷。
⒋把握住,不放过~紧时间工作。
⒌加强领导,特别着重地去做~农业。~能源。~教育。~科学技术。
⒍惹人或引人注目她的演讲~住了听众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祝
- 汉字id: 556
- 单词: 祝
- 拼音: zhu
- 拼音首字母: Z
- 音调: zhù
- 繁体: 祝
- 部首: 礻
- 关卡: 24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祝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、开口祈祷。从示,从儿口。儿”是古文人”字。本义男巫,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,即庙祝)
同本义
祝,祭主赞词者。--《说文》
兑为口为巫。--《易》。按,祝所以悦神也。
祝将命也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
祝,以孝告。嘏以慈告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有大祝、小祝、丧祝、甸祝、诅祝。--《周礼·夏官》注
逸祝册。--《书·洛诰》
与巫祝共分其余钱持归。--褚少孙《西门豹治邺》
工祝招君,背行先些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。注男巫曰祝”
又如祝人(古代掌祭祀的 );巫
祝zhù
⒈〈表〉良好的愿望~愿。~寿。~贺。~您成功。
⒉〈古〉断,削去,剪断~发(断发,削发)。
祝zhòu 1.诅咒。 2.发誓。
祝chù 1.古国名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福
- 汉字id: 557
- 单词: 福
- 拼音: fu
- 拼音首字母: F
- 音调: fú
- 繁体: 福
- 部首: 礻
- 关卡: 24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福〈名〉
(形声。从示,畐”声。声符亦兼表字义。畐”,本象形,是腹”字的初文,上象人首,田”象腹部之形。腹中的十”符,表示充满之义,则畐”有腹满义。福”富
”互训,以明家富则有福。本义福气,福运。与祸”相对)
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。与祸”相对
福,祐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本作祜也。
安利之谓福。--贾谊《道德说》
师其类者谓之福。--《荀子·天论》
福者,备也。备者,百顺之名也。--《礼记·祭统》
受茲介福。--《易·晋》
万福来求。--《诗·小雅·桑扈》
降福既多。--《
福 fú
⒈幸福,好,好处,跟"祸"相对祸兮~所倚,~兮祸所伏。造~于人类。
⒉
【福利】 幸竿利益~利待遇。老人~利基金。维护职工的~利。
福fù 1.储藏。 2.符合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句
- 汉字id: 558
- 单词: 句
- 拼音: ju
- 拼音首字母: J
- 音调: jù
- 繁体: 句
- 部首: 口
- 关卡: 24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句 gou
(形声。从口。正当读今言钩,俗作勾。本义弯曲)
同本义
句,曲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凡曲折之物,侈为倨,敛为句。考工记多言倨句。”
越子为左右句卒。--《左传·哀公十七年》
句兵欲无弹。--《考工记·庐人》
覆之而角至谓之句弓。--《考工记·弓人》
履句履者知地。--《庄子·田子方》。李注方也。”
句者毕出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古之人衣上有冒而句领者。--《尚书大传》
句者毕出,萌者尽达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(草木出土时,弯的叫句,直的叫萌。)。又如句爪(钩形的尖爪);句枉(曲枝);句曲(弯
句jù
⒈句子,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造~。疑问~。
⒉量词两~话。
⒊见gōu。
句gōu
⒈〈古〉同"勾"。
⒉见jù㈡。
句gòu 1.通"彀"。张满弓。 2.见"句当"。
句qú 1.通"絧"。鞋头的装饰品。 2.通"斪"。见"句欘"。
句jiǔ 1.见"句婴"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幸
- 汉字id: 559
- 单词: 幸
- 拼音: xing
- 拼音首字母: X
- 音调: xìnɡ
- 繁体: 幸
- 部首: 干
- 关卡: 24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幸
幸,吉而免凶也。--《说文》
幸而至于旦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
不幸短命死矣。--《论语》。皇疏凡应死而生曰幸。应生而死曰不幸。”
幸甚。--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》
生固幸而遇予。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知幸与不幸。
幸获名成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,不过十之一二矣。--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又如三生有幸;荣幸(光荣而幸运);万幸(非常幸运);得此幸,不幸中的大幸;庆幸;天幸;不幸;万幸
幸
通倖”。侥幸
非分而得谓之幸。--《小尔雅》
朝无幸位。--《荀子·富
幸(
⒋倖)xìng
⒈意外地获得成功或免去灾难。~运。~免于难。
⒉喜欢,高兴欣~。庆~。
⒊希望~勿推辞。
⒋宠爱宠~。得~。
⒌〈古〉称帝王到某处去巡~。
⒍
⒎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之
- 汉字id: 560
- 单词: 之
- 拼音: zhi
- 拼音首字母: Z
- 音调: zhī
- 繁体: 之
- 部首: 丿
- 关卡: 24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之
(会意。象苃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出,生出,滋长)
同本义
之,出也。象苃过屮,枝茎益大有所之,一者,地也。--《说文》
如语焉而未之然。--《礼记》。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。未之者,未出也。”
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
之,适也。--《广雅》
自伯之东。--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之沛公军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之虚所卖之。(虚”同墟”)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佯狂不知所之者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吾欲之南海,何如?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又如之如(前往);之往(去;
之zhī
⒈到,往由京~川。不知所~。
⒉代词。代替人或物爱~重~。取~不尽,用~不竭。
⒊代词。这,此,或虚指~子于归(这个女子出嫁)。久而久~。
⒋在形容词、名词等之后,跟"的"相当。〈表〉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~家。四分~三。两年~后。羔羊~皮。中国~富强。人民~英勇。
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,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。
⒍文言虚词~乎者也矣焉哉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