睬
- 汉字id: 1962
- 单词: 睬
- 拼音: cai
- 拼音首字母: C
- 音调: cǎi
- 繁体: 倸
- 部首: 目
- 关卡: 82
- 子关卡: 5
- 解释: 睬
理睬,答理
不是远老泰山为人忒歹,亲女婿昂然不睬。--王实甫《破窑记》
王太太不倸,坐着不动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不睬;不要睬他
睬 cǎi理会;答理不理不~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肠
- 汉字id: 1963
- 单词: 肠
- 拼音: chang
- 拼音首字母: C
- 音调: chánɡ
- 繁体: 腸
- 部首: 月
- 关卡: 82
- 子关卡: 5
- 解释: 肠
(形声。从肉,?
肠子或肠子制成的食品
内心,情怀
肠 cháng(~子)消化器官的一部分,形状像管子,上端连胃,下端通肛门。起消化和吸收作用。又叫肠管。
【肠断】形容极度悲伤忧愁。
【肠肥脑满】见【脑满肠肥】。
【肠骨】见【髂骨】。
【肠管】肠。
肠(腸)cháng内脏之一,长管形,分小肠和大肠,对食物起消化、吸收作用断~(〈喻〉异常悲痛)人在天涯。牵~割肚(形容惦念得放不下心)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胃
- 汉字id: 1964
- 单词: 胃
- 拼音: wei
- 拼音首字母: W
- 音调: wèi
- 繁体: 胃
- 部首: 月
- 关卡: 82
- 子关卡: 5
- 解释: 胃
(象形。据小篆字形。上象口袋形的消化器官,下为肉。本义人和动物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)
同本义
疾在肠胃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在肠胃。
又如重瓣胃;胃疸(中医指胃部虚热);胃气痛(方言。胃痛);胃气(中医指胃的生理功能及其精气;泛指胃病)
星名
胃wèi
⒈人和某些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。能分泌消化液,消化食物~脏。~液。
⒉星宿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烫
- 汉字id: 1965
- 单词: 烫
- 拼音: tang
- 拼音首字母: T
- 音调: tànɡ
- 繁体: 燾
- 部首: 火
- 关卡: 82
- 子关卡: 6
- 解释: 烫〈动〉
(本作汤)
以热水温物
叫浑家把肠子煮了,烫起酒来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烫酒(用热水暖酒。也称暖酒)
被火或高温灼痛或灼伤
用熨斗使衣服变得平整
烫发
烫(燾)tàng
⒈皮肤接触温度高的东西感到疼痛或损伤水太~。~伤。
⒉用温度高的东西使另外的东西起变化~酒。~衣服。~头发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剂
- 汉字id: 1966
- 单词: 剂
- 拼音: ji
- 拼音首字母: J
- 音调: jì
- 繁体: 劑
- 部首: 刂
- 关卡: 82
- 子关卡: 6
- 解释: 剂
(会意。从刀,齐声。齐”亦兼表字义。本义剪齐)
同本义
剂,齐也。--《说文》
剂,剪齐也。--《后汉书·刘梁传》注
其命剂也。--《太玄·永》。注剪绝也。”
永不轨,其命剂也。--《太玄·永》
剂,剪齐也。--《尔雅》。郭璞注南方人呼剪刀为剂刀。”
割
豫让剂面而变容,吞炭为哑。--《新书》
调节;调和
家之所有为剂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调剂;剂和(调药;调和);剂救(调和弥补);剂调(调节)
剂
古代买卖时用的契券
以两剂禁民狱。--《周礼·大司寇》
剂jì
①齐,齐平。
②剪绝;割截。
③调和;调节。
④指以多味药合成的药剂。
⑤指制墨时用烟胶等掺调的剂型,因亦指墨。
⑥剂子。指从和好的大块面中分出来的小块。
⑦量词。多用于指称药物。
⑧见"劑鋼"。
⑨古代买卖所用的契据,长券叫质,短券叫剂。
⑩谓决定买卖。
⑾古代狱讼的要辞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汤
- 汉字id: 1967
- 单词: 汤
- 拼音: tang
- 拼音首字母: T
- 音调: tānɡ
- 繁体: 湯
- 部首: 氵
- 关卡: 82
- 子关卡: 6
- 解释: 汤汤 shang
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。--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,隔河是清凉山。--《歌声》
心汤汤而谁告?魄寂寂而何语?--南朝 梁·沈约《待罪江南思北归赋》
别人拿上书去,汤汤的背了,号上书,正了字,好不省事。--《醒世姻缘传》
汤 tang
(形声。从水,?
同本义
汤,热水也。--《说文》
见不善如探汤。--《论语·季氏》
薪火水汤以济之。--《墨
汤(湯)tāng
⒈热水,开水赴~蹈火。
⒉烹调时加水汁多的副食蛋花~。什锦~。
⒊煮食品的汁液米~。菜~。肉~。
⒋中药汤剂~药。柴胡~。四物~。
汤tàng 1.高温物体与皮肤接触而使之产生疼痛感。 2.把肉﹑菜放进开水里稍微煮一下就取出来。 3.泛指煮。 4.用开水或热水浇﹑泡。 5.用热物接触冷物使之变暖。
6.冲撞;冒。 7.搪,抵挡。 8.触,碰。 9.用同"淌"。 10.用同"趟"。参见"汤汤儿"。 11.通"荡"。行为放纵。 12.通"荡"。大。参见"汤禹"。 13.通"荡"。荡涤
。
汤shāng 1.见"汤汤"。
汤yáng 1.见"汤谷"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焰
- 汉字id: 1968
- 单词: 焰
- 拼音: yan
- 拼音首字母: Y
- 音调: yàn
- 繁体: 燄
- 部首: 火
- 关卡: 82
- 子关卡: 6
- 解释: 焰
(形声。从火,臽声。本义火苗)
同本义
烟焰迷漫 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烟焰雾雨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。又如内焰(火焰的中间部分);外焰(火焰最外层);焰段(见艳段”);焰烘烘(焰腾腾。火焰旺盛的样子;引申为情绪激昂);焰头上(喻
指兴旺发达);焰焰(火苗起初的样子)
火光;辉光
凿石有余焰,年命已凋颓矣。--晋·葛洪《抱朴子》
又如焰红(火红);焰光(光焰;光华);焰然(鲜明貌)
光亮
雨昏陋巷灯无焰,风过贫家壁有声。--袁枚《随园诗话》
比喻气势
焰(燄)yàn
⒈火苗火~。〈喻〉气势气~。
⒉
⒐"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驱
- 汉字id: 1969
- 单词: 驱
- 拼音: qu
- 拼音首字母: Q
- 音调: qū
- 繁体: 驅
- 部首: 马
- 关卡: 83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驱
(形声。从马,区声。本义奔驰;疾行)
同本义
驱,马驰也。--《说文》
驱,奔也。--《广雅·释室》
王用三驱。--《易·比》
驱马悠悠。--《诗·鄘风·载驰》
负而前驱。--宋·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》
并驱如故。--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又如驱弛;驰驱(骑马快跑);长驱(迅速地向很远的目的地走);驱侵(驱车侵袭);驱劳(奔走辛劳);驱突(驱驰奔跑);驱骇(奔走惊骇)
赶马
并驱从两肩兮。--《诗·齐风·还》
并驱从两牡兮。
驱而之薛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冯谖先
驱(驅、敺)qū
⒈赶马。〈引〉赶,赶走~马。~虫。~逐。~车前进。
⒉快跑驰~。并驾齐~。长~直入。
⒊
①差遣,迫使~使他去干。
②推动为好奇心所~使。
驱ōu 1.捶击,殴打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袖
- 汉字id: 1970
- 单词: 袖
- 拼音: xiu
- 拼音首字母: X
- 音调: xiù
- 繁体: 袖
- 部首: 衤
- 关卡: 83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袖
(古字作褎。形声。从衣,由声。本义衣袖)
同本义
褎,袂也。--《说文》。字亦作褎、作袖
攘袖见素手。--《文选·曹子建·乐府》
长袖善舞。--《韩非子》
又如袖搭(衣袖多由两片布料缝合而成,靠近袖口的一截称为袖搭);袖佉(袖子的边口)
袖口
袖,衣袂端也。--唐·慧琳《一切经音义》
袖
藏物于袖中
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袖金以私之。--明·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
又如袖占(在衣袖内占卜);袖演(袖占);袖刃(在衣袖中暗藏兵器);袖手(藏手于袖,表示
袖xiù
⒈袖子,衣服套在胳膊上的部分衣~儿。短~子。
⒉藏在袖内~着利刃。~手旁观。
⒊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败
- 汉字id: 1971
- 单词: 败
- 拼音: bai
- 拼音首字母: B
- 音调: bài
- 繁体: 敗
- 部首: 贝
- 关卡: 83
- 子关卡: 1
- 解释: 败
(会意。从贝,从攴。攴,甲骨文象以手持杖,敲击的意思,汉字部首之一。在现代汉字中,攴”大多写成攵”,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”的写法。从攴”的字多与打、敲、
击等手的动作有关。败,甲骨文左边是鼎”字(小篆简作贝”),右边是攴”,表示以手持棍击鼎。本义毁坏,搞坏)
同本义
败,毁也。--《说文》
无俾正败。--《诗·大雅·民劳》
若唇之与击,空柔相摩而不致败。--《淮南子·说林》
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。--《吕氏春秋·尊师》
法败则国乱。--《韩非子》
败家丧身。--宋·司马光《训俭
败 bài
①失败残兵~将、成~在此一举。
②打败大~敌军。
③搞坏(事情)成事不足,~事有余。
④消除;解除~火。
⑤破旧;腐烂;凋谢#草&开不#的鲜花。
【败北】打败仗。
【败笔】指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。也指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或作文中写得不好~的词句。
【败绩】指战争、事业等方面的失败。
【败露】(阴谋)被人发现。
【败兴】正高兴时因遇到不希望发生的事而情绪低落;扫兴郊游时天下起了雨,真~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