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
- 汉字id: 1882
- 单词: 征
- 拼音: zheng
- 拼音首字母: Z
- 音调: zhēnɡ
- 繁体: 征
- 部首: 彳
- 关卡: 79
- 子关卡: 3
- 解释: 征
(形声。从彳,正声。从彳,表示与行走有关。甲骨文从彳,从足。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,远行)
同本义
徴,正行也。从辵,正声。或从彳。--《说文》
征,行也。--《尔雅》
壮于趾征凶。--《易·大壮》
而月斯征。--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
先王卜征五年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三年》。注谓巡狩征行。”
肃肃宵征,夙夜在公。--《诗·召南·小星》
愿为市鞍马,从此替爷征。--古乐府《木兰词》
孤蓬万里征。--唐·李白《送友人》
又如征鼙(征战的军鼓);征衣(行旅在在外的御寒衣服);征客(游子。同征人);征鸟
征zhēng
⒈远行~途。~帆(远航)。
⒉讨伐,用武力制服~讨。~服。南~北战。
⒊争夺,夺取力~。
⒋召集,收用~召。~集。~收。~用。~税。~调。~兵。
⒌找请,寻求~聘。~求。~文。~询意见。
⒍证明,证验有~。实物可~。
⒎现象,迹象~象。~兆。特~。
征chéng 1.通"惩"。警戒;惩罚。 2.古地名。在今陕西省澄城县。
征zhǐ 1.古五音之一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阿
- 汉字id: 1883
- 单词: 阿
- 拼音: a
- 拼音首字母: A
- 音调: ā
- 繁体: 阿
- 部首: 阝
- 关卡: 79
- 子关卡: 3
- 解释: 阿〈助〉
(汉语名词词头,盛行于魏晋以后)
加在亲属称呼前面有亲昵的意味
阿姊闻妹来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府吏得闻之,堂上启阿母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。
又如阿爷(又作阿耶”。称父亲);阿翁(称祖父;称父亲;妇女称丈夫之父);阿嫂(对朋友之妻的称呼);阿叔(对丈夫之弟的称呼);阿家(又称阿姑”。妇人称丈夫的母亲);阿爹(称父亲;也尊称长者);阿父(称父亲;也称伯伯、叔叔,或作伯叔自称);阿伯(尊称年长的男子)
加于某些人的姓、名、小名、排行前用作称呼,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尊卑关系
阿女含泪答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。
又如阿咸(侄子。晋朝阮籍的侄儿阮咸有才,后来遂用来称侄子);阿连(弟弟。南朝宋谢灵运的族弟惠连很有才,人们随谢灵运称之为阿连);阿杜(原指周盘龙的小妾杜氏,后为妾的别称);阿娇(汉武帝陈皇后的小名;泛指美丽的女子);阿蒙(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);阿瞒(三国曹操的小字)
阿ā
⒈助词。用在称呼前~姨。~哥。~张。
⒉[阿昌族]我国少数民族之 一。
阿 ē
①凹曲处山~。
②迎合;偏袒~谀。又见ā。
【阿弥陀佛】梵文的音译。佛经中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。佛教寺庙中常与释迦、药师佛并供。佛教徒以之作为口头念诵的佛号,表示虔诚信仰。又意译作'无量寿佛'、'无量光佛'。
【阿房宫】秦代著名宫殿。遗址在西安市西阿房村。始建于前212年,规模极为宏大,'东西五里,南北千步',全部工程至秦亡时犹未完成,故未正式命名,时人用其前殿所在地名而称之为阿房宫。秦亡后,被项羽焚毁。
【阿其所好】无原则地迎合别人的爱好。
【阿谀】为迎合别人,说好听的话。
阿ǎ 1.叹词。表示惊讶。
阿à 1.方言。副词。犹言可﹑是否。用在问句中,加强语气。
阿a 1.语气词。用在句首或句中。无义。 2.语气词。用在句末表示肯定﹑嘱咐﹑乞请等语气。 3.语气词◇作"啊"。用在句中稍作停顿,让人注意下面的话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姨
- 汉字id: 1884
- 单词: 姨
- 拼音: yi
- 拼音首字母: Y
- 音调: yí
- 繁体: 姨
- 部首: 女
- 关卡: 79
- 子关卡: 3
- 解释: 姨
(形声。从女,夷声。本义妻子的姐妹)
同本义
姨,妻之女弟同出为姨。--《说文》
妻之姊妹同出为姨。--《尔雅》
蔡哀侯曰吾姨也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东宫之妹,邢侯之姨。--《诗·卫风·硕人》。毛传妻之姊妹曰姨。”
其妻又吾姨也。--晋·潘安《寡妇赋》
又如姨夫(妻的姊妹夫;又两男共狎一妓,彼此互称姨夫)
母之姊妹
继室以其侄,穆姜之姨子也。--《左传》。孔颖达疏据父言之,谓之姨,据子言之,当谓之从母,但子效父语,亦呼为姨。”
又如姨丈人(妻之姨夫);姨弟(姨
姨yí
⒈妻的姐妹~姐。~妹。小~子。
⒉母亲的姐妹~妈。
⒊小孩对长辈妇女的尊称阿~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济
- 汉字id: 1885
- 单词: 济
- 拼音: ji
- 拼音首字母: J
- 音调: jì
- 繁体: 濟
- 部首: 氵
- 关卡: 79
- 子关卡: 4
- 解释: 济
(形声。从水,齐声。本义水名,即济水。古四渎之一)
同本义。
济,济水也。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沞--《说文》
济水源出赞皇山。--《穆天子传》
阴谷皆入济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,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◇因黄河改道,下游被黄河淹没。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
州名
北魏泰常八年(公元423年)置,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
五代周置,在今山东省巨野县
金置,在今吉林省农安县
济
众多
济济多士。--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
济(濟)jǐ
⒈济水,〈古〉水名。发源于河南省,流经山东省入渤海。今黄河下流河道即原济水河道。
⒉济南市,济宁市,均在山东省。
⒊
济(濟)jì
⒈渡,过河同船~水。同舟共~。
⒉帮助,援救接~。救~。~穷扶贫。
⒊有利,补益万民以~。
⒋成夫~大事必以人为本。
济qí 1.庄敬。 2.整治,使整齐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贡
- 汉字id: 1886
- 单词: 贡
- 拼音: gong
- 拼音首字母: G
- 音调: ɡònɡ
- 繁体: 貢
- 部首: 贝
- 关卡: 79
- 子关卡: 4
- 解释: 贡
(形声。从贝,工声。本义进贡,把物品进献给朝廷)
同本义
贡,献功也。--《说文》
贡,上也。--《释言》
贡,献也。--《广雅》
尔贡包茅不入。--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
以令地贡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。注贡地所生,谓九谷。”
以任地事而令贡赋。--《周礼·小司徒》。注谓九谷三泽之材也。”
贡者,自治其所受田,贡其税谷。--《考工记·匠人》注
举天下所贡蝴蝶、螳螂、油利挞、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,无出其右者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贡奉(进献物品给朝廷);贡云(宋宫中假山艮岳既成,命
贡gòng
⒈〈古〉将物品进献给皇帝进~。
⒉〈古〉进献给皇帝的物品~品。入~。
⒊封建时代推荐、选举人才给朝廷~举。~生。~士。
⒋
①将力量、知识、财物等献给国家和人民为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,~献出自己的力量。
②对人民、对人类所做的有益之事为人类作~献。伟大的~献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圣
- 汉字id: 1887
- 单词: 圣
- 拼音: sheng
- 拼音首字母: S
- 音调: shènɡ
- 繁体: 聖
- 部首: 土
- 关卡: 79
- 子关卡: 4
- 解释: 圣
(形声。从耳,呈声。甲骨文字形。左边是耳朵,右边是口字。即善用耳,又会用口。本义通达事理)
同本义
圣,通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耳顺之谓圣。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。
听信之谓圣。--《管子·四时》
睿作圣。--《书·洪范》。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。”
母氏圣善。--《诗·邶风·凯风》
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,其所谓忠者不忠,而所谓贤者不贤也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圣功(神灵的功力);圣子(超凡入圣的儿子);圣意(神灵的旨意);圣明(英明)
聪明;才智胜人
圣人莫之。--《诗·小雅·
圣(聖)shèng
⒈伟大的,崇高的神~。革命~地。
⒉在学问、技术等方面有特殊成就的人诗~。~手。
⒊封建时代美化皇帝的说法~驾。~旨。
⒋宗教徒称呼所崇拜的事物~经。~体。
⒌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驻
- 汉字id: 1888
- 单词: 驻
- 拼音: zhu
- 拼音首字母: Z
- 音调: zhù
- 繁体: 駐
- 部首: 马
- 关卡: 79
- 子关卡: 4
- 解释: 驻
(形声。从马,主声。本义马立止)
同本义
驻,马立也。--《说文》
驻驾。--《后汉书·灵帝纪》。注停车处也。”
驻,止也。--《苍颉篇》
怅容与而久驻兮。--《文选·班昭·东征赋》
主称未醉,惟见马驻。--宋之问《上巳泛舟昆明池宴宗主簿席序》
又如驻马(驻鞍、驻勒。都指使马停下不走)
古时特指车驾停立
今旦明府早驾,久驻未出。--《汉书》
又如驻罕(古代帝王在外停驻);驻盖(驻轸、驻轴、驻轮、驻轩等,都指停车);驻驾庑(停车棚);驻辇(帝王外出,停在某处)
停
驻zhù 1.车马停止。 2.停留。 3.止住;阻止。 4.留住。 5.居留其地。 6.指居住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罪
- 汉字id: 1889
- 单词: 罪
- 拼音: zui
- 拼音首字母: Z
- 音调: zuì
- 繁体: 辠
- 部首: 罒
- 关卡: 79
- 子关卡: 5
- 解释: 罪
(会意。从辛,从自,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,自亦声。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)
同本义
辠,犯法也。--《说文》。秦以辠似皇字,改用罪。
辜辟戾辠也。经传皆以罪为之。--《尔雅》
畏此罪罟。--《诗·小雅·小明》
君子以赦过宥罪。--《易·解卦象下传》
无功不赏,无罪不罚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离桓之罪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或闻无罪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恶不忍闻,罪不容诛。--《汉书》
治臣之罪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某知罪矣。--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又如罪首(罪魁祸首);罪失(罪愆和过
罪(辠)zuì
⒈犯法,犯法的行为~犯。~恶。~大恶极。~行累累。
⒉刑罚判~。免~。死~。
⒊过失~过。恕~。
⒋将罪过归于~己。
⒌痛苦,苦难遭~。受~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恶
- 汉字id: 1890
- 单词: 恶
- 拼音: e
- 拼音首字母: E
- 音调: è
- 繁体: 惡
- 部首: 心
- 关卡: 79
- 子关卡: 5
- 解释: 恶
(形声。从心,亚声。本义过失)
同本义
恶,过也。--《说文》
恶上安西。--《颜氏家训》
吾以志前恶。--《左传·定公五年》
君子之遏恶扬善。--《易·象传》
又如恶恶从短(对于人的过失,不十分苛责,适可而止)
泛指一般罪恶
恶积祸盈。--南朝齐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又如恶逆(奸恶逆乱。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);恶障(佛语。指杀生、偷盗等妨碍修行的罪恶);恶头儿(罪名);恶心钱儿(干坏事得来的钱财);恶孽(罪恶;弊病)
恶人;坏人
元恶不待教而诛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又如恶杀
恶 ě又见è;wū;wù。
【恶心】
①想呕吐。
②使人厌恶(wù)。
恶 è
①坏;恶劣~习、~行。
②坏行为;罪恶的事情无~不作。
③凶狠;凶恶;凶猛~霸、~战。又见ě;wū;wù。
【恶贯满盈】罪大恶极,末日已到。贯古时串钱的绳子。
【恶劣】很坏行为~。
【恶魔】
①佛教称破坏佛法和善事的恶神、恶鬼。
②比喻极其凶恶残忍的人。
【恶语中伤】用恶毒的话语攻击陷害别人。
恶(惡)wū
⒈通"乌",〈表〉疑问。哪,何,怎么路~在?~足道哉?
⒉文言叹词~,是何言也![恶乎]从哪里,在哪里学~乎始,~乎终(学习从哪里开始,在哪里终止呢)?
恶(惡)wù讨厌,憎恨太可~。深~痛疾(疾厌恨)。
恶wò 1.象声词。禽鸟叫声。
恶hū 1.见"恶池"。
恶yà 1.次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健
- 汉字id: 1891
- 单词: 健
- 拼音: jian
- 拼音首字母: J
- 音调: jiàn
- 繁体: 健
- 部首: 亻
- 关卡: 79
- 子关卡: 5
- 解释: 健
(形声。从人,建声。本义强有力)
同本义
健,伉也。--《说文》
震其究为健。--《易·说卦传》
四健骄也。--《韩诗外传》
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--《易·乾》
天下健者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与汝幸双健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又如健举(刚劲有力);健舞(刚健风格的舞蹈)
健康;健壮
纵有健妇把锄犁,禾生垄亩无东西。--杜甫《兵车行》
健卒十人。--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子弟素健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又如健节(健壮,有力);健夫(强壮的男子)
敏捷;高明;有
健jiàn
⒈强壮,身体好~儿。~康。
⒉使强壮~脾胃。~身操。
⒊善,善于~谈。~步。~忘。
⒋有才能~将(
①体育~将。
②勇猛善战的将领)。
⒌
①身体强健,没有缺陷。
②完善无缺,或使完善组织~全。逐渐~全制度。
健qián 1.见"健驮罗"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