促
- 汉字id: 1061
- 单词: 促
- 拼音: cu
- 拼音首字母: C
- 音调: cù
- 繁体: 促
- 部首: 亻
- 关卡: 45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促
(形声。从人,足声。本义紧迫。又指急促,赶快)
同本义
促,速也。--《广韵》
促,速也。--《汉书·高帝纪》注
长来觉日月益促。--唐·柳宗元《与萧俛书》
又如促柱(急切的絣音);促装(急忙整治行装);促速(急速);促病(急病)
小,狭窄
短。时间、距离拉得不长的
可命促而意长。--晋·陆机《吊魏武帝文》
又如促节(乐曲快板短促);促死(立刻死去);促生(短促的生命);促促(短短的)
促
使加
促 cù
①时间短;紧迫仓~、急~。
②催;推动~使、督~。
③接近~膝交谈。
【促膝谈心】紧挨着坐在一起谈心。
【促织】见【蟋蟀】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深
- 汉字id: 1062
- 单词: 深
- 拼音: shen
- 拼音首字母: S
- 音调: shēn
- 繁体: 深
- 部首: 氵
- 关卡: 45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深
(形声。从水,深声。本是河流名。深浅的深,本作深”。本义水名)
古水名
深,深水。出桂阳 南平,西入营道。--《说文》
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
穷高极远,而测深厚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。注深厚,山川也。”
测土深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
深四尺。--《仪礼·觐礼》
问其深,则好游者不能穷也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山下皆石穴罅,不知其浅深。--宋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深 〈形〉
水深。与浅”相对
深矣远
深shēn
⒈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或距离大,跟"浅"相对水~千尺。此处水很~。
⒉从面到底、从外到里、从上到下的距离或距离大~度。这个山洞~九米。~山老林。千米~井。
⒊时间久夜~人静。年~时久。
⒋很,极,厚,长远,程度高的~信。~知。~渊。~厚。~远。~奥。高~难测。~入浅出。~思熟虑。~恶痛绝。
⒌颜色浓~蓝。
⒍
⒎
①深入透彻,达到事物的本质这幅画含义~刻。
②心里感受的程度很深她的勤奋给我留下了~刻的印象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忆
- 汉字id: 1063
- 单词: 忆
- 拼音: yi
- 拼音首字母: Y
- 音调: yì
- 繁体: 憶
- 部首: 忄
- 关卡: 45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忆
(形声。从心,意声。本义思念,回想)
同本义
问女何所忆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还思建邺水,终忆武昌鱼。--庾信《奉和永丰殿下言志》
又如忆想(回想)
留在记忆中;记住
读书数行并下,过目皆忆。--《梁书》
汝忆否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又如忆记(记忆);忆识(记忆)
回忆
能不忆江南。--唐·白居易《忆江南》
忆昔抚今
忆昔抚今,思绪万千
忆(憶)yì
⒈思念,回想~念。思~。回~。~故乡。
⒉记住,记得记~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异
- 汉字id: 1064
- 单词: 异
- 拼音: yi
- 拼音首字母: Y
- 音调: yì
- 繁体: 異
- 部首: 廾
- 关卡: 45
- 子关卡: 2
- 解释: 异
(会意。異”,甲骨文字形,象个有手、脚、头的人形。从廾从畀。畀,予也。本义奇特;奇异;奇怪)
同本义
异,怪也。--《玉篇》
异,奇也。--《广韵》
何以异哉。--《列子·杨朱》
异乎交益之士。--左思《魏都赋》
妇人异甚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产异蛇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觉无异能。--唐·柳宗元《三戒》
父异焉。--宋·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又如异疾(奇怪的病症);异形(怪异或奇特的形状)
不同
礼者为异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。注谓别贵贱也。”
事为异别。--《礼
异(異)yì
⒈不同,不同的~乎寻常。同工~曲。
⒉别的,另外的~地。~军突起。
⒊分开~居。离~。
⒋特殊的~味。优~。
⒌惊奇,奇怪惊~。诧~。~想天开。
⒍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逢
- 汉字id: 1065
- 单词: 逢
- 拼音: feng
- 拼音首字母: F
- 音调: fénɡ
- 繁体: 逢
- 部首: 辶
- 关卡: 45
- 子关卡: 3
- 解释: 逢〈动〉
(形声。从辵,表示与行走有关。夆声。本义遭逢,遇见)
同本义
逢,遇也。--《说文》
魑魅罔两,莫能逢之。--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
而亲以逢殆。--《楚辞·天问》
又
逢彼白雉。
萍水相逢,尽是他乡之客。--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落花时节又逢君。--唐·杜牧《江南春绝句》
相逢何必曾相识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又如逢辰(遇到好的时刻);逢会(遇到时机;相会,会合);逢场(遇到或到达某场合);逢晤(当面相遇)
迎,迎接
道而得神,是谓逢福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。注逢,迎
逢 féng
⒈遭遇~彼之怒。〈引〉遇到相~。~山开路。
⒉迎接主人能爱客,终日有~迎。
【逢迎】又指讨好,巴结人,迎合别人的意思~迎上司。
逢péng 1.见"逢逢"。
逢páng 1.姓。古有逢蒙。见《孟子.离娄下》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佳
- 汉字id: 1066
- 单词: 佳
- 拼音: jia
- 拼音首字母: J
- 音调: jiā
- 繁体: 佳
- 部首: 亻
- 关卡: 45
- 子关卡: 3
- 解释: 佳
(形声。从人,圭声。本义美,美好)
同本义
佳,善也。--《说文》
佳,大也,又,好也。--《广雅》
佳兵者不祥。--《老子》
佳丽人之所出也。--《战国策·中山策》
丽以佳只。--《楚辞·大招》
佳侠函光。--《汉书·外戚传》。注佳侠,犹佳丽。”
形夸骨佳。--《淮南子·脩务》
佳人不同体,美人不同面,而皆说于目。--《淮南子·说林》
山气日夕佳。--晋·陶渊明《饮酒》
秋菊有佳色。
每自矜风调,思得佳偶。--蒋防《霍小玉传》
作敲字佳。--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
佳木秀而
佳jiā
⒈美,好~境。~节。~音。~话。
⒉
①美女绝代~人。
②有才干的人曹子丹(曹真,三国时人)~人。
③美好的人,常指自己所思念的人怀~人兮不能忘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倍
- 汉字id: 1067
- 单词: 倍
- 拼音: bei
- 拼音首字母: B
- 音调: bèi
- 繁体: 倍
- 部首: 亻
- 关卡: 45
- 子关卡: 3
- 解释: 倍
(形声。从人,(轴??))声。本义通背”。反;背向)
同本义
倍,反也。--《说文》
倍正南方。--《周髀算经下》
兵法右倍山陵,前左水泽。--《史记·淮阴侯传》
背弃;背叛◇作背”
无倍畔之心。--《汉书·贾谊传》
教而不称师谓之倍。--《荀子·大略》
而民不倍。--《礼记·大学》
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倍畔(同背叛);倍上(背叛尊上)
通背”。违反;违背
倍本弃事而安盗。--《墨子·非儒》
倍其公法,损其正心,专听大臣者,危主
倍 bèi
①跟原数相等的数,某数的几倍就是用几乘某数3的6~是18。
②加倍事半功~。
【倍角】角na(n为正整数)叫做角a的n倍角。如60°的角是30°的角的二倍角。
【倍角公式】平面三角中,以角a的三角函数来表达角na的三角函数的公式叫倍角公式(n是正整数)。常用的有二倍角公式、三倍角公式。
倍péi 1."陪"的古字。 2.同"赔"。参见"倍偿"﹑"倍费"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遥
- 汉字id: 1068
- 单词: 遥
- 拼音: yao
- 拼音首字母: Y
- 音调: yáo
- 繁体: 遥
- 部首: 辶
- 关卡: 45
- 子关卡: 3
- 解释: 遥
(形声。从辵
同本义
遥,远也。--《广雅》
遥,远也。梁楚曰遥。--《方言六》
遥遥,远也。--《广雅》
倚沼畦瀛兮遥望博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。注遥,远也。”
可登而路遥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遥闻深巷中犬吠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遥闻汝哭声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遥语应元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又如遥天(远天);遥祭(向着远方而祭祀);遥领(间接治理,由远处控制监督);遥遥华胄(指远古时候的名门后裔);遥心(心向远方);遥目(远望);遥仰(对远地的人表示敬仰)
时间长
遥yáo远,长~远。~想。~控。~夜。路~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遍
- 汉字id: 1069
- 单词: 遍
- 拼音: bian
- 拼音首字母: B
- 音调: biàn
- 繁体: 遍
- 部首: 辶
- 关卡: 45
- 子关卡: 4
- 解释: 遍
(形声。本义走遍) 同本义
徧,徧也。--《说文》
徧于群神。--《虞书》
凡永嘉山水,游历殆遍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遍衙门告不成。--《陈州粜米》
遍
泛指普遍
室人交徧摧我。--《诗·邶风·北门》
公子引侯生坐上坐,遍赞宾客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又如满山遍野;遍窥(周览,尽见);遍体(浑身,全身)
遍
从头到尾经历一次
遍 biàn
①普遍;全部满山~野。
②量词。一个动作从头至尾的整个过程为一遍细读了三~。
【遍体鳞伤】满身都是鱼鳞般密布的伤痕。形容伤势严重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
插
- 汉字id: 1070
- 单词: 插
- 拼音: cha
- 拼音首字母: C
- 音调: chā
- 繁体: 挿
- 部首: 扌
- 关卡: 45
- 子关卡: 4
- 解释: 插
(形声。从手,臿)声。本义刺入、挤放进去)
同本义
插,刺内也。--《说文》
沉吟放拨插弦中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是日城内遍插白旗。--《广州军务记》
又如插花筵席(流水席,即客人随到随开的筵席);插标(古人出售物品时,把茅草插在物品上表示出售);插管(双肩式大门的门闩)
参与,加入
把秧苗、枝条移栽到田地中去
加进
插 chā
①长形或片状的东西进入别的东西里见缝~针。
②中间加进去或加进中间去~嘴、~手。
【插队落户】
①'文革'期间在职干部下放劳动的一种形式。按一定比例,让一些在职干部连同其家属迁到农村落户,参加所在公社、生产队的生产劳动。住房由国家帮助解决。有的照拿工资
,有的则按离职处理。
②'文革'中,初中、高中和部分大学毕业生被安排到农村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,他们或在贫下中农家里居住,或成立'知青点',与社员一样,依靠工分生活。知识青年插队落户
,是'上山下乡'运动的~、~差插 隿?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【插科打诨】指戏曲演员在演出中穿插些滑稽的言语和动作来引人发笑。诨戏谑,开玩笑。
【插曲】
①穿插在电影或话剧中比较有独立性的乐曲。
②比喻连续进行的事情中插入的特殊片断。
【插入语】在句子里插入的一个成分,不作句子成分,也不同句子成分发生结构关系,既不起联结作用,也不表示语气。如'这部小说,在我看来,写得很生动'。'在我看来'就
是插入语。
【插穗】见【插条】。
【插条】〈生〉植物营养繁殖的一种方式。把某些植物的枝条插在潮湿的土壤里,让它生根出芽,长成新的植物体。优点是材料易得,技术简单。又叫插枝、插穗。
【插图】插印于正文中的图画,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。我国古代文艺作品很早就出现了'出相'、'绣像'、'全图'等插图形式。
【插叙】叙述方法之一,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,中断了原来的叙述而插入另一段叙述,插入的叙述结束后,再继续原来的叙述。插叙可以丰富情节,扩展内容,深化
主题或刻画人物性格。
【插页】书刊内印有图表、照片等的单页。
【插枝】见【插条】。
【插足】比喻参与某种活动。
插chā放入,扎进去将花~在花瓶里。~秧。〈引〉参与,加入~话。~班学习。
- 相似字:
- 相似字拼音: